嘿,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的步伐已经稳稳迈开,我们带着新的目标和期待,在充满希望的校园里迎接新的挑战与收获。虽然假期已结束,但春节带来的团圆喜悦、辞旧迎新的美好仍萦绕在心间。
值得欣喜的是,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已有44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这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更让世界看见了我们的文化瑰宝。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想更深入了解这些承载岁月记忆的传统节日吗?著名民俗学者仲富兰编纂的《节日里的中国》将带领我们探寻节日背后的文化底蕴。翻开书页,一起踏上这场文化之旅,感受中华传统的独特韵味吧!
阅读路径
节日的起源与历史沿革
《节日里的中国》以九个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具有深远影响的传统节日为核心,包括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和腊八,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书中首先追溯了每个节日的悠久起源,详细描绘了它们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些节日的起源多与古人的农耕生活、宗教信仰、岁时节令等紧密相关,反映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节日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又是如何在演变中保持着独特的文化内涵。
节日背后的故事与情感
《节日里的中国》收录了大量与节日相关的传说和民间故事。通过这些传说和故事的讲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从春节的喜庆祥和,到元宵的灯火阑珊;从清明的慎终追远,到端午的龙舟竞渡;从七夕的浪漫传说,到中秋的月圆人团圆……每一个节日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故事与智慧。书中对每个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活动进行了详尽的描绘,从春节的守岁、拜年、放鞭炮、贴春联,到元宵的赏灯、猜灯谜;从清明的扫墓、踏青,到端午的赛龙舟、吃粽子;从七夕的乞巧、祈福,到中秋的赏月、吃月饼;从重阳的登高、赏菊,到冬至的吃饺子、祭祖,再到腊八的喝腊八粥、腌腊八蒜等。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百科全书,更像是一位穿越时空的向导,引领我们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感受每一个节日背后那丰富多彩的故事与深厚情感。
节日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节日里的中国》深入剖析了每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节日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和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彰显。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和谐、团圆、孝亲、爱国等美好价值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节日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阐述,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书中还结合了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其中既有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深情回顾和赞美,也有对传统节日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的深刻思考与积极探索。
《节日里的中国》不仅是一次对传统节日的回顾与致敬,更是一次对文化自信的重塑与彰显。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同时,在与家人、朋友共度节日时,分享这份文化的喜悦与自豪。让我们静下心,翻开这本《节日里的中国》,沿着节日的轨迹,踏上探寻传统文化之美的旅程,去感受那份独属于中华民族的非凡魅力与温暖情怀。
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同学,在阅读完本书后,分享你们的读后感。无论是深刻的思考、独特的见解,还是心灵的触动,都欢迎你们以文字的形式或配以图片记录下来,投稿给我们。我们将精心整理,并于下一期同大家分享。期待你的精彩来稿,让我们悉心交流、共同成长!
投稿邮箱:mlzxtsg@163.com
撰稿:张凯悦
审稿:陈菲菲
审核:翁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