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气象科学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在农业、交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推进“双新”课改,深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基础上,结合学校培养目标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等,我校建构了“梅之君品”校本课程,在其中的多元兴趣特长类系列中,开设了“气象风云”课程。该课程采用跨学科主题项目化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校小型气象站以及校外实践基地资源优势,校内外联动积极促进学生对气象知识的深化理解,重视激发科学探索的热情,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砥砺中领略气象科学的独特魅力。
理论篇——感知气象风云
浩瀚知识海洋,“气象风云”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引领学生驶入气象奥秘的深处,内容分为气象故事、气象知识、气象实操及气象灾害防控四大篇章。以地理学科气象内容为铺垫,通过观察生活气象现象收集并查阅相关气象知识、分组探究、合作设计、角色扮演等形式,清楚地表达、阐述不同气象条件下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通过跨学科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实践等,学生感悟气象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刻印记,激发了对气象秘密的无尽好奇心。教学还涵盖四季更迭的韵律之美、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之妙、温室效应的严峻考验等气象常识,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学术氛围中,掌握气象科学的根本法则。
实践篇——走进气象基地
一年一度的世界气象日,“气象风云”校本课程都会组织学生走进嘉定气象科普基地参与气象科普实践活动。2025年3月23日,第65个世界气象日,梅陇气象社团的同学们又一次来到了基地,享受“零距离”盛宴,在今年气象日“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的主题引领下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
在室外气象观测场,同学们揭密气象仪器,近距离观察那些默默守护着气象数据的仪器:风向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风的方向;雨量器静静伫立,等待着雨水的降临;百叶箱里藏着温度的秘密……
在气象预报中心,同学们开启职业体验,化身“气象播报员”,用严谨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场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报道。
在灾害模拟舱中,同学们解锁生存技能,化身“天气特种兵”,在沉浸式灾害模拟舱中亲历自然之怒,学习用科学给生命上“安全锁”。
在浩瀚星空下,同学们寻找测天密码,化身“天气守望者”,让古籍里的“观天术”与卫星云图碰撞出璀璨火花。
收获篇——传承气象文明
“气象风云”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地理课外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到了很多地理课本以外的气象知识,以后会更加关注天气变化,积极探索气象奥秘。
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从先民仰望星空的二十四节气到AI精准预测风云变幻,从“清明忙种麦”的农耕智慧到“双碳”战略下的翠绿未来……“气象风云”校本课程再一次引领学生开启属于中国少年的“气象文明2.0”升华篇章。在五月份即将到来的科技节上,学校也将围绕“研智慧气象 启科学梦想”主题,举行气象知识竞赛、气象主播秀、气象科创与科学考察等主题活动,在更多的学生心中催生气象种子,点亮绿色发展新图景。
供稿:宫 燕
审稿:李程艳
审核:翁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