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从小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贯彻落实普陀区“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精神,梅陇中学围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
对话劳模:聆听榜样故事,传承劳动精神
在“劳动+”思政教育主题活动中,六位劳模长辈用自己奋斗的故事诠释“劳模精神”,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曾获安徽省劳模、上海市劳模的王满娣奶奶分享了自己的下乡经历,鼓励同学要“能吃苦、乐奉献,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
曾获上海市劳模的段建国爷爷鼓励同学们在劳动实践中培养“知行合一”的行动力,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因为“责任”不仅是个人奋斗,更是超越个人利益的社会责任感。
曾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的李小凤老师认为“劳模精神”就是做好每件平凡的小事,但同时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日复一日地坚持,就是最实在的“劳模”。
曾获区园丁的周利老师受前辈敬业精神影响,她眼中的“劳模精神”就是热爱工作,不畏辛苦,尽自己所有可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琦阿姨认为,“劳模精神”不仅是劳动模范身上的优秀品质,更是优秀团队、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它激励着每一个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任慧娟阿姨勉励同学要勤于思考,主动发现并解决遇到的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不退缩,迎难而上。
长辈们的话语虽朴素,却共同勾勒出“劳模精神”的奋斗底色:是专注做好每件小事的 “匠心”,是主动担当责任的 “初心”,是热爱岗位、奉献集体的 “赤心”。
劳动实践:整理书桌自理,培养劳动习惯
六年级将学校劳动课中所学运用于生活中,开展“我的书桌我做主”生活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整理书桌开始,培养自理能力与责任意识。
志愿公益:劳动筑爱同行,践行奉献精神
在 “劳动 +”志愿公益服务中,同学们走进社区、图书馆等地,用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培养社会公德。
劳动文化:征文传声述怀,黑板绘梦初心
在 “劳模精神伴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中,同学们用文字书写对劳动的理解。
劳模精神伴我成长
八6邱天屹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精神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劳模精神,便是其中最耀眼的光芒之一,它如同一盏明灯,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散发着温暖而坚定的光,指引我跨越坎坷,不断向前。
小时候,我住在一个普通的社区,社区里有一位王爷爷,他是大家公认的“劳模”。王爷爷虽已退休,但他那颗热爱奉献的心从未停歇。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向大地,王爷爷就已经拿着扫帚,在社区的小路上清扫落叶和垃圾。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的身影总是准时出现在那里。记得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道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出行极为不便。我裹着厚厚的棉衣,透过窗户,看到王爷爷顶着寒风,吃力地铲着雪。他的帽子和眉毛上落满了雪花,双手也被冻得通红,但他依然坚持不懈。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铲雪的队伍中,很快就为大家开辟出了一条安全的道路。那时,我虽然还不太懂什么是劳模精神,但王爷爷无私奉献的行为,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让我明白,帮助他人、为集体贡献力量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在课本中认识了更多的劳模。“铁人”王进喜,在艰苦的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中,面对恶劣的环境和重重困难,他带领工人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没有吊车,他就带领大家人拉肩扛,把六十多吨重的钻机运到井场;打井缺水,他就用脸盆一盆一盆地端水,保证了按时开钻。王进喜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劳模精神。还有袁隆平爷爷,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为了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农田,在烈日下观察稻穗,在风雨中守护禾苗。他不畏艰难,反复试验,不断探索,终于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劳模们的事迹深深震撼了我,让我懂得,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不怕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
在学习生活中,劳模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记得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的数学竞赛。在准备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难题,有些题目甚至让我感到无从下手。面对困难,我曾一度想要放弃。但当我想起那些劳模们在面对重重困难时,从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我又重新振作起来。我开始调整心态,每天花费大量时间钻研难题,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遇到不懂的地方,我就反复思考,查阅资料,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数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在竞赛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是劳模精神,让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劳模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品质,更是一种行动的力量。它教会我们要热爱劳动,无私奉献;教会我们要勇于担当,坚持不懈;教会我们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不平凡的价值。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将始终以劳模精神为指引,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让劳模精神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各班以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为主题完成黑板报,用缤纷色彩绘制劳模事迹、劳动名言,每一块黑板都是劳动教育的 “微课堂”。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是创造幸福的源泉。从整理书桌的“小行动”到服务社会的“大担当”;从聆听劳模故事到践行劳动精神,梅陇学子正在用行动诠释:每一份付出都值得尊重,每一次劳动都在点亮未来!
撰稿:严晨
审稿:钱晶
审核:邹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