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数智教育新趋势 共探英语教学新范式 2025年度上海市梅陇中学开题论证会(一)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0日 来源:

 

 

2025年9月18日下午,上海市梅陇中学召开2025年度普陀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人机协同视阈下初中英语“SYNERGY+COLLAB”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此次论证会邀请到杨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员奚莉芳、普陀区教育学院英语教研员胡佳薇、上海市曹杨二中附属学校科研室主任全燕晶。会议由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员滕颖磊、上海市梅陇中学科研室副主任王潇主持。

 

 

会议伊始,滕颖磊老师做开场白。她指出,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本次开题论证会既是教育理念的对话平台,更是教师成长的阶梯。教育科研重在成果转化,要用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变得更有温度。王潇老师随后介绍了评审专家、学校领导与课题组成员,正式开启本次开题论证会。

 

 

梅陇教育集团总校长、上海市梅陇中学党总支书记袁青首先致辞。她肯定了本次选题的意义,赞扬了英语组教师们的科研热情。袁书记指出,课题组不仅要致力于研究一种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更要将其打造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让技术赋能真正回归教育本质。同时,要潜心研究、积累经验,沉淀历练、不怕失败。她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将协同各部门支持本次课题研究的开展。

 

 

随后,课题主持人,上海市梅陇中学教导处主任周晹芩代表研究团队作开题报告,她从背景与挑战、研究综述、核心目标、实施步骤、基础保障等五大维度阐述研究框架,提出构建人机协同教学模式的目标。周晹芩老师详细分享了课题组前期所做的大量研究基础,如开展人机协同文本分析对比实验、听说教学中的循证课例研究、人机协同口语训练实践等,这些都为课题的开展奠定扎实基础。她认为,本课题紧跟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变革的时代背景,探索人机协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特别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人机协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次非常有意义且具有前瞻性的科研探索。

 

 

与会专家对研究的前瞻性与现实意义给予高度认可,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教研员胡佳薇推荐课题组可参考SOLO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学生思维的逻辑与深度。并强调教学重心应更偏向学生,要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学术诚信边界。

全燕晶主任提出建议,需明确课题最终要产出的教学模式,可将英语听说写等模块按课前、课中、课后等维度细化研究。她指出课题紧扣时代潮流与现实需求,聚焦双新背景下英语教师理念更新与教学模式构建的痛点,若能形成可操作、可推广的教学范式,将惠及多地教师,极具价值。

科研员奚莉芳建议,要依托理论基础清晰描绘教学模式,并整合教师与学生端的要素做减法;需将思维品质提升的评价工具前置,优化研究框架图中各环节的逻辑。

 

 

本场开题论证会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为课题后续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专家的指引下,学校的支持下,课题组定能深耕实践、攻坚克难,让人机协同的教学真正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撰稿:张思萌 刘梦图

审稿:周晹芩 王   潇

审核:邹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