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专业性人才队伍是良好教育生态构筑的不竭源泉。梅陇集团坚持“乐学·厚德·雅正·创享”,着力队伍建设,优化教育生态。2025年9月22日上午,上海市梅陇中学与上海市梅陇实验中学延续两校常态化的“线下主会场 + 线上联动”沟通模式,联合召开梅陇教育集团两长会议。本次“线下主会场”设在梅陇实验中学,梅陇中学分管教学副校长翁方波和教导室主任周晹芩在梅陇实验中学主会场,现场主持会议;会议围绕 “深研新教材,创享新课堂”核心主题,聚焦教研规划、骨干队伍建设与规范落实,为新学期梅陇集团教学质量提升锚定清晰方向。

聚焦教研规划 共话队伍建设
会上,两校教研组长率先聚焦核心工作展开深度交流。各校组长结合学科特色与教学实际,详细分享了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从“新教材深度解读”“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跨校资源共享机制”等维度提出具体思路;同时围绕“教师专业成长”话题,就“青年教师培养结对”“骨干教师辐射引领”等内容交换经验,为集团内教师队伍协同发展奠定基础。



锚定规范要求 细化落地举措
今年作为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会议特别设置“政策学习与规范研讨”环节。全体参会人员共同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 行动的通知》及《基础教育规范管理负面清单(2025 版)》,并深入解读《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优化上海基础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沪教卫党〔2025〕158 号)二个文件,强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范要求。

结合上级政策导向,会议同步审议了《上海市梅陇中学师德师风规范》《上海市梅陇中学一节课的常规管理(科任教师)》《上海市梅陇中学班级一日常规管理》三份讨论稿。参会人员围绕“规范可操作性”“落地细节优化” 提出修改建议,推动制度从“文本”向“实践” 转化,为教学管理标准化筑牢根基。
领导提气领航 明确行动方向
会议下半场,集团校领导结合分管工作提出指导意见。集团两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张玲玲、翁方波分别聚焦 “教研组建设效能提升”与“创享学习模态创新”,建议通过 “跨校同课异构”“数字化教学工具应用”等方式,让新课堂更具互动性与生长性。

上海市梅陇教育集团总校长、梅陇中学党总支书记袁青作总结发言。她以 “即兴感想 + 关键指引” 的形式,为教研组长们明确三大行动方向:一是统一核心认识,始终将 “抓教研、促质量” 作为根本目标;二是聚焦关键路径,围绕 “一条管理线” 压实责任、抓住 “一个资源平台”整合优势,实现自上而下的要求落地与以点到面的成果辐射;三是强化三大意识,即 “及时了解政策导向”“精准分析学生需求”“兼顾教学共性与个性差异”,让教研工作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创新培养框架 赋能教师成长
为推动教研要求转化为教师能力,会议还提出了梅陇教育集团 “三创四象两相融”教师培养框架。该框架以数学坐标轴为设计灵感,构建起科学且具创新性的教师成长体系:
空间搭建:通过 “共享规范、内化认同、个人反思、实践创造” 四个象限,为教师成长提供分层进阶的培育场景;
路径融合:以“雅正传承轴”促进教育文化基因内化,以“创享发展轴”驱动教学创新共识转化,双轴并行打造动态教师生态共同体;
模型支撑:构建“实践知能”与“意义生成”双螺旋成长模型,在“实践端”创设分层培养安全场,将“不足与遗憾”视作能力积累的宝贵资源,依托区域 “763”人才工程、正高级带教、高校专业培训等渠道,推动高学历优势转化为“关键攻坚力”。在“意义端”打造精神顿悟活动链,借力上海市教育家精神实践培育基地,将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理念升华为教师信念,助力教师从“经验型”向“情怀型”跨越。
此次两长会既是集团校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启动会”,更是骨干教师教研协同、规范落地的 “推进会”。未来,普陀区梅陇教育集团将以“党组织领导的‘梅陇教育’实践模式”为核心,构建“双螺旋育人”框架下的卓越教师团队,为培养“四有三创”卓越人才提供师资保障,在协同共进中推动集团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